心如何能得到满足?
一个有生命力的平台
ID:Christmas1988
所罗门用自己的智慧、权力、财物享受了一切,可是他的心无法得到满足, 只剩下虚空。 未曾得到的人,以为得到会幸福,得到时才明白, 反而更加虚空。世上任何东西都无法使我们满足。 没有神,无论怎样生活, 最终还是虚空。
读书的人们
乘坐巴士访问越南或泰国教会时,经常遇见背着包旅行的西方人。他们大部分都在巴士里看书。在颠簸的车上看书并不容易,可不知是什么书,他们看得那么认真。读书似乎已成为西方人的习惯。
有一次,我们带着一位得救不久的弟兄,访问了柬埔寨地方教会。弟兄非常感激,因为他一次也没有去过那些地方。他仅有的见识和经验,只是在他成长的村子里学到的。
通常人在世上可以活70、80年。在这短暂的岁月里,我们所能经历的极为有限。所以通过书籍,人们去间接经历别人已经经历、认知的部分,将其变成自己的。当然,现在通过因特网获得许多信息已经是最普遍便捷的方式。
间接经验的力量
自己亲身的经验叫“直接经验”,吸取别人的经验叫 “间接经验”。我们知道比起直接经验,我们所拥有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间接经验得到的。仔细想想,在我们的人生中,直接经历之后所得到的有多少呢?通过错误,我们经历痛苦和磨难,并从中得到教训,但这样的经历并不多。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从学校、家庭和社会中获得的。日本成长为产业大国,有很多原因,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善于模仿。欧洲等地的新产品制造出来没几天,比它更先进的日本产品就上市了。引进他人的研制成果,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,增加新功能, 这使日本获得了更快的进步。如果拒绝接受别人的研制成果,自己从头开始研究,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也许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人。若一个人只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,并以此为基础决定一切,藐视并全然不接受别人的经验,那么他的生活将会怎样?必然落后于时代,愚蠢而痛苦地生活。“请你考问前代,追念他们的列祖所查究的。 (我们不过从昨日才有,一无所知,我们在世的日子好像影儿。)”(伯8: 8-9)
一定要像约伯一样生活吗?
什么样的人是明智的呢?并不是依靠自己亲自碰撞、亲自经历的一切,而是吸取前人所积累的经验生活的人。这也适用于信仰。只固执自己,不接受信心的前辈们所领悟的,这种人的信仰生活只能疲惫不堪。如果我们能够原本地接受信心之人通过圣经所领悟到的真理,那将是无比蒙福的。
圣经中,约伯遭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。顷刻间,就失去了财物和子女。妻子恨恨地对约伯说:“你咒诅神后去死吧!”约伯从脚掌到头顶长满了毒疮, 就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,咒诅自己的生日。经历这痛苦之后,约伯向神告白说:“我从前风闻有你,现在亲眼看见你。”(约42:5)我们必须遭受像约伯一样的痛苦,才能有这样的领悟吗?不,不必经历这样的痛苦。我们凭着信心满可以得到约伯所领悟的。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得到的,是直接经验。不用经历痛苦与磨难,只相信话语这一间接经验,也可以同样领悟到。
所罗门王从神那里领受了特别的智慧,“我就应允你所求的,赐你聪明智慧, 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,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。”(王上3:12)从那天起,神的智慧临到了所罗门,任何人的智慧都无法与之相比较。并且,他享尽荣华富贵。所以,为了听所罗门智慧的话,许多人慕名而来。 “所罗门王一切的饮器都是金子的。”(王上10:21)甚至挡牌和盾牌也都是用金子打成的。
(王上10:16)示巴女王听见所罗门的名声,不相信,于是亲自来拜访所罗门王。示巴女王见识了他的智慧,亲眼目睹了臣仆们的衣服装饰,又见他上耶和华的台阶,就诧异得神不守舍。“我在本国里所听见论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实在是真的。我先不信那些话,及至我来亲眼见了,才知道人所告诉我的还不到一半。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,越过我所听见的风声。”(王上10:6-7)无法想像他是何等智慧,何等富贵。不仅这样,他还有一千嫔妃。“所罗门有妃七百,都是公主;还有嫔三百。”(王上11:3)他拥有了作为男人想得到的一 切,智慧、权力、富贵以及美丽的女人们。
在这世上,我们能拥有像所罗门一样的经历吗?能拥有像所罗门一样的智慧吗?能拥有像所罗门一样的财富吗?能拥有像所罗门一样的权力吗?如果能这样,我们肯定会有像所罗门一样的感悟。但现实中,这是不可能的,不可能与所罗门有同样的经历。我们可以把他的领悟当作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。虽然无法享受他那样的智慧和荣华富贵,却可以获得所罗门的感悟。
虚空的虚空,虚空的虚空
那么,享受过一切的所罗门领悟到了什么呢?拥有过智慧、权力、富贵、美丽女人的他,果真幸福吗?他的生活真的满足吗?“传道者说:虚空的虚空,虚空的虚空,凡事都是虚空。人一切的劳碌,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,有什么 益处呢?一代过去,一代又来,地却永远长存。……江河都往海里流,海却不 满;江河从何处流,仍归还何处。”(传1:2-7)
这就是享尽一切财富、名誉、权力、智慧之后,所罗门所领悟到的,他并没有这样说:“我的一生真的毫无遗憾。再活一次我也愿意,真的太幸福了!” “凡我眼所求的,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;我心所乐的,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; 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,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。”(传2:10) 他想做的都做过了。用自己的智慧、权力、财物享尽了一切。之后明白的竟是:一切都是虚空。虽然心所乐的,没有禁止不享受,但换来的却是虚空的虚空,怎么也无法填满“心”这个无底洞。
大部分人以为自己之所以不幸是因为缺乏什么:贫穷的人以为缺乏钱财;愚蠢的人以为缺乏智慧;软弱的人以为缺乏权柄。因此,心里得不到满足。果真如此吗?得不到的人以为得到就会幸福,实际上一旦得到,反而更加虚空。圣经里有一句话,耐人寻味:“人的劳碌都为口腹,心里却不知足。”(传6:7)
人们为了满足食欲而努力、辛苦。虽然肚子饱了,却无法满足食欲本身,心里依然感到空虚。
有一次,从电视里看到,古代女人们侍奉帝王用膳的片段。为了皇帝一个人的膳食,无数的女人们绞尽脑汁。皇帝总是吃国家名厨烹制的珍馐美味。她们竭尽全力,也不能引起皇帝的食欲。想想看,排骨好吃,天天吃也会腻烦的。我想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皇帝。家境不富裕的人,勤俭节约,偶尔和家人去一趟饭店,这种幸福是皇帝所无法感受到的。
这世界的一切都无法使我们满足。所罗门凭着他的智慧、权力、财物享受了一 切,他的心却依然虚空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。
撒玛利亚妇人的人生
约翰福音四章里记录了“撒玛利亚妇人”的话语,虽然她有过五个丈夫,却没有一个可以使她满足。妇人寻找着心里的满足和幸福,换了一个又一个丈夫。 虽然和第六个丈夫生活在一起,她的心却依然干渴。为了幸福,找这个男人, 找那个男人,但仍然没得到。这妇人演绎了我们的人生。我们在世上做这事、 做那事,内心却永远得不到满足。
但撒玛利亚妇人遇见第七个丈夫——耶稣的时候,她内心的干渴就结束了,充满了喜乐和满足。就回城喊着说:“你们来看,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,莫非这就是基督吗?”她讲述了羞耻的过去和难言之隐, 见证了心里的喜乐与满足。
这说明了什么呢?只有神才能满足我们的心。我们想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满足, 但这是被欺骗的,我们必须关心神的话语。关于这部分,所罗门说了什么呢? “这些事都已听见了。总意就是敬畏神,谨守他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 分。”(传12:13)不管是享尽了一切的所罗门王,还是渴望幸福与满足的撒玛利亚妇人,他们空虚的心都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满足。经过漫长的岁月, 他们验证了这个事实,并且神把这一事实分明地记录在圣经上。为什么呢?这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以他们为鉴,不至于像他们一样徒劳。
没有神的生活,就是虚空
没有神的生活,无论怎样,最终还是虚空。神创造了只能在神里面生活的我们。犯罪之前,生活在伊甸园里的亚当、夏娃能够感受幸福,不是因为伊甸园美丽、没有缺乏,而是他们在神里面。当他们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,犯了罪离开神时,那美丽的伊甸园,再也不能使他们感到喜乐与幸福了。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【信仰文章】